天气越来越冷了,芭先生随便看了一眼天气预报,就看到了个“-17℃”。赶紧吃完热汤面压压惊、暖和暖和。

美食家焦桐如此描述自己面的情有独钟:“吃面,是日常生活最起码的幸福。我理想的面条须富有嚼劲,面条柔韧有筋,吃起来菜壮口。面对一碗面,我往往有点激情、慌乱、有点兴奋,一种干柴烈火般的冲动。好像只是吃面的时,嘴巴才会边咕嘟嘟呼气边呻吟。”仿佛兰州人对于牛肉面的热爱,不论寒暑,一天总要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开始;仿佛八百里秦川上的面食文化,豪爽有力,气势雄浑却又愉悦温暖。一碗面,简单质朴、毫无遮掩,似乎只有一碗面下肚,才会精神济济。

面条,这一面粉与水糅合而成简单的食物,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在中国,面条的世界就像千变万化的万花筒,种类数量有超过1200种,而在欧洲的意大利,被称为特色主食的意大利面,据说至少有500种。可见,面条在人类饮食文化与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面条诞生记

从最早种植小麦的伊朗南部,到发明手推磨将小麦磨成面粉的北非,再到人类用面粉发明创造了面条,经历了神奇的变迁。而面条的诞生,源于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汉朝使节张骞。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产品和文化开始进入长安,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开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的汉人来到新疆定居,而据考古发现,新疆是最古老面条出土的地方。而且,早在汉人来到新疆之前,中亚的游牧民族就已在这里生活,所以新疆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特色。面条从中亚和北非地区沿着丝绸之路进入到中国内地,然后开始在中原地区繁荣兴盛,接着又被传播进入到蒙古、韩国和日本,继而再向南传播,进入到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如此,面条文化已经全面进入了亚洲各地。

在十三世纪,又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带到威尼斯,之后进入欧洲遍及了世界。面条在海外又继续延伸出各种各样新的品种,如意大利的通心粉、美国的加州面、土耳其的辣面等。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决。韩国新婚夫妇在新婚之日吃面条以期白头偕老地久天长。韩国生日也吃面条。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始于一千年前,盛久不衰。

日本有一种很有意思的面叫“流水素面”。流水素面的发源地为鹿儿岛县指南市的唐船峡,其始祖是宫崎县高千穗峡的“千穗之家”。流水素面顾名思义就是跟着水一起留下来的面,食用方法就是拿着筷子,站在竹子的两旁,看着素面跟着冰冰凉凉的水一起流下来时,用筷子瞄准素面快速夹起,把捞出来的拉面放到蘸料里面稍微蘸一蘸,一口气吸进肚里,清凉入骨。再配合着吃点烤鱼和饭团,再大的肚子也一定能饱了。吃流水素面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特有风俗和生活习惯。许多地方也会举办地区的水流面祭典大会,而目前世界纪录最长的流水面是在福冈县的福智町。

在意大利,每人每年要吃掉至少28公斤面条。在罗马市中心总统府附近,甚至还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面条博物馆,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这个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面条产品以及加工器具,从最早的擀面杖、和面盆,到后来的切面机、面条生产线等等。众多实物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面条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如今意大利面条已成为世界的宠儿。可见,面条这种独具魅力的食物,受到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人们的喜爱。

中国面条的种类

中国面食种类繁多,历史悠久,面条在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名为“汤饼”,南北朝叫“水引”,而唐朝的“冷淘”则是凉面或者过水面。中国面条种类之多,已超过了一千两百种,而南北方面条在制作方法和口感上千差万别,而在口感上,南北方也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北方人喜欢吃有劲道的面,宽的厚的,爽脆弹牙,如此吃起来豪气。而南方人喜欢细面,口感绵软,温文尔雅。虽然不同,但是在面的揉制功夫上和浇头的制作上,南北方都是极其讲究的。把面做得既好看,又好吃,首先要把面和好了。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以刀削面而闻名的山西,是面的王国,面条对于山西人来说人人都爱,一天不吃面条,肚子便开始闹情绪。在山西,最常见并且能叫出名字的面条有:炸酱面、汤面、烩面、揪面、旗花面、扯面等。

北方面之多,单说陕西便有100种之多,biang(音)biang(音)面、岐山面、摆汤面、宫廷罐罐面、蒜蘸面、户县摆汤面、油泼面......数不胜数,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面食把每一种面都做的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陕西的历史一样。一直誉享中外,陕西岐山挂面,也是山西面食的一个分支。清代道光年间,山西稷山县马金定兄弟千里迢迢,去歧山做挂面生意,字号叫“顺天成”,直到今天,歧山挂面还沿用这个老字号。过去的皇家贡品,如今蜚声海外。

而说到产粮大省河南,就必须提到烩面,河南烩面有着4000多年的额历史,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国。卤面、糊涂面、开封鲤鱼焙面、洛阳浆面条、南阳板面、平顶山郏县饸饹面、商水疙瘩面等同样是河南面条中的美食。

虽然南方人不及北方人爱吃面的程度,但是面条同样遍及南方各地。江苏东台的鱼汤面,虾油面,鱼汤鳝丝面;江苏南京的小煮面;江苏南通的跳面;杭州的片儿川,葱油拌面,虾爆鳝面,面疙瘩;江苏镇江的锅盖面;重庆的小面;福州的线面;四川的担担面、燃面、渣渣面、豆花面、一根面、铺盖面;上海的阳春面;广州的馄饨面。

中国的面条之多,形成了不同地域的招牌,随有了中国十大面条之说,分别是: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 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河南萧记烩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和吉林延吉冷面。其中,武汉热干面居首。

“头伏的饺子,二伏的面”“出门的饺子,进门的面”,满满的一碗面,总是寄托了很多的情愫。随着时代的发展,面条的口感和种类越来越多,价位也在不断飙升,从几元到十几元在到几十元一碗甚至上百元。追求精神愉悦的日子里,面条这一果腹的简单食物早已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人们吃的不仅是面,更是一种情怀。一碗售价上百元的面条,如果吃下肚子不能升起一种幸福感,或勾起一段难忘的记忆,何必去吃它呢?

特色面食代表

biang(音)biang(音)面

到陕西一定要吃biang(音)biang(音)面,不单是因为它的奇特的名字,更因为它是地道的秦地风味,被誉为陕西八怪之一,面宽如裤带,陕西关中有一句老话:“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谗得爱吃面的人流口水。面“筋、光、香”,与biang的发生一样韧性筋道,用关中面子磨成面粉,手工拉制而成,浇头包含了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等,色、香、味、形俱全。“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是目前笔画最多的汉字,堪称“世界汉字之最”。因为Biang(念biang,第二声)字,非常复杂难记,陕西人就编成口诀世代相传:“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刀钩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兰州有牛肉面馆上千家,每天要迈出100多万碗牛肉面,并且已遍布全国各地,去兰州,如果不来上一碗牛肉面,就等于说没到过兰州。兰州牛肉面不仅是一种味道,同时是兰州的符号,文化的传承

一根面

一根面又称长寿面,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从和面到面条下锅总共要历时十多个小时。厨房要保持15度恒温,先是揉面,用60度温水和面一小时,顺时针揉面半小时,再用湿布盖住面团半小时。搓揉力度拿捏得当。如此往复8次,8小时后面团基本做好。然后是搓条,直到将面条搓至手指头粗细。然手再一圈圈盘在圆盘上,盖上湿布,4个小时后就能拉面下锅。“一根面”源于宋朝,相传五十多代传人,在古时,一根面连吃法讲究。婚嫁喜事时新郎新娘要分别从“一根面”的两端向中间吃,寓意长长久久,如今随着机械制面逐步取代手工,会“一根面”技艺的人甚少,这项传统技艺同样面临失传的危机。

杭州片儿川

片儿川已有百年历史,是杭州的一种著名汤面,是杭州市井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食物,片儿川的浇头里含有雪菜和冬笋,瘦肉,味道鲜美,其选材常见,四季可食,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在杭州百姓的心目中,片儿川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四川担担面

四川味道总是深得人心,而每个人的记忆中似乎都藏着一处好吃的担担面。没有食欲了,吃上一碗色泽红亮,鲜而不腻,辣而不燥的担担面,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

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的味道,随便一个武汉人都能说出关于热干面的故事,可见武汉人对于热干面的爱。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也不同于汤面,它的面条是事先煮熟,伴上油摊开晾着,以防止面条风干,吃的时候再放入沸水里烫一下,然后放上芝麻酱、碎萝卜干、粗以及酱油、辣椒等,最后点缀些许葱花,再搅拌起来。因为滤掉了多余的水分,所以吃起来比较干。热干面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特色,面条根根筋道,伴着芝麻酱的香味,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