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流的食物,

只有一流的用心。

最便宜的米其林

2016年7月21日傍晚,

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

华丽的宴会厅里,

名厨云集。

就在当天,

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

正式登陆新加坡。

首本《新加坡米其林指南》,

全球同步火热发行。

摘星的29家餐厅代表,

举起酒杯,共襄盛举。

西装革履的顶级法餐大厨,

格调讲究的日料达人,

派头十足的创意中餐老板···

觥筹交错间,

瘦小的陈翰铭略显拘谨,

这是他第一次出席如此隆重的场合,

为此他特意将他一直穿着的厨师装熨烫整齐。

他是新加坡车牛水小贩中心,

香港油鸡饭·面的摊主。

在这个不到两平的档口里,

卖了30几年油鸡饭(面)。

摊位油腻闷热,

大多摊主都会穿着汗衫工作。

陈师傅却总是一袭白色厨师装,

还印有专门的商标。

哪怕一个小摊子,

也要有它专业的态度。

每天清晨五点半,

陈师傅准时起床,

煮汤、烧鸡、抻面。

这个出身农村的穷小子,

厨艺启蒙只是小时候帮家里煮饭。

没去过新东方,

更没去过法国蓝带,

他只知道:

用心远比技艺重要。

招牌油鸡的秘方,

是陈师傅在传统港式油鸡做法上,

多年琢磨,改良而成。

肥瘦适中的嫩草鸡,

醇香浓厚的老汤,

慢火煨煮二十分钟,

汤中的香料与鸡肉完美融合。

炙烤油鸡,

最考验技术,

火候的拿捏要恰到好处。

烤了30几年油鸡的陈师傅,

已经不用再去过多考虑。

每一个步骤和要点,

都已经成了最深刻的肌肉记忆。

他烤出的油鸡,

鸡皮赤红油亮,焦脆可口,

鸡肉滑嫩软烂,酱香四溢。

光看卖相,就让人直吞口水。

脆皮和酥肉,

在唇齿间细密地诠释着,

鸡肉该有的味道。

油鸡面的面条,

陈师傅一直坚持手抻。

丝丝幼细的手工面,

吃起来硬中带软,清爽弹牙,

深见功夫。

一碗粒粒分明的泰国香米饭,

快刀切好的油鸡块,

淋上陈师傅的秘制酱汁,

人们追逐的手艺,

就全都闷在这一碗饭里。

还没开档,

陈师傅的档口前,

就已经排起了长龙。

清闲的大爷大妈,

忙碌的上班族,

都心甘情愿耐着性子等待:

“吃着油鸡面,赶不了时间。”

米其林评委告诉陈师傅,

油鸡饭“摘星”成功的时候,

他连问了好几个“真的吗?真的假的?”

“我们只是一个小摊子啊!”

负责人认真地告诉他:

“我们评的是你的美食,

不是你店子的位置。”

米其林意味着什么?

一流的烹饪水准,

出类拔萃的菜肴,

最高级别的认可和地位。

陈师傅手捧奖状站在台上,

眼中噙泪,激动万分。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站上领奖台的奥运健儿,

为车牛水的小贩们争了光,

为传统的中餐小吃争了光。

“我们做厨师的,

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就像一个大学,

我们毕业了。”

陈师傅的香港油鸡饭(面),每碗只要$2.5(约人民币12.5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星级美食。他要卖150只油鸡才有足够的钱,在米其林三星的侯布雄法式餐吃一顿。

他表示,

他的油鸡饭不会因为获星而涨价。

虽然成了车牛水小贩中心的“网红饭”

它依旧还是那碗几十年不变,

用心的香港油鸡饭。

摊贩首次入选米其林,

整个国际美食界全都沸腾了。

不可思议和好奇心驱使着媒体,

拦住陈师傅问了好久。

圣淘沙还没降下温度,

陈师傅就要坐地铁回去了。

到店里已是深夜,

他却继续忙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

第二天会有更多客人,

等着吃他的油鸡饭。

他要做好准备,

别让人家等太久。

陈翰铭在小小的档口,

做着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

他用自己一以贯之的用心,

向我们诠释着真正的米其林标准,

也诠释着一个最普通的厨师,

对食物的敬畏。

- END -

(图片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须知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历史文章,点击阅读

总有一个人在坚守,

总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哗,自有声。

点击一下,七夕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