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隔海相望,两国艺术遥相呼应。中日艺术交流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例如唐代的鉴真。明代成化年间雪舟在中国的游历和艺术创作对后来日本艺坛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20世纪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之下,中日两国不仅有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交锋和往来,在文化与艺术上也有着诸多的交集。在美术方面,中国的许多艺术家曾经留学或游学于日本,而日本的学者和有识之士也曾经对中国艺术做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这种艺术和学术上的研究和交流增进了两国文化界、美术界的相互理解,成为促进同时期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这些积极因素中,齐白石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纪中日美术交流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一、1949年以前齐白石艺术在日本的传播

大村西崖是目前所知的最早注意到齐白石艺术的日本学者,他对齐白石的评价与介绍很具有代表性。“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1]是20世纪中日美术交流的重要事件,也是齐白石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之一[2]。

1.大村西崖对齐白石的介绍与评价

图1 在中国旅行时的大村西崖

自1921年开始,大村西崖共经历了五次在中国的旅行(图1)。虽然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中国的古代书画,但是他对中国现当代艺术也有涉猎,他的旅行日记[3]和专着《禹域今画录》等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珍贵史料。

在大村西崖的旅行日记中就有关于齐白石的记载。1921年11月1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观齐白石(年六十余)善禽虫,此夜陈携其画册。似予草略粗画,不足深赏。”[4 ]这是目前所知道的日本评论家对于齐白石的最早评价。在《禹域今画录》中,也有对齐白石的介绍,画录中刊登了齐白石的两件作品和齐白石的小传。这两件作品皆创作于1921年冬天,都透露着荒寒之气,是齐白石初到北京时孤寂心情的写照,是他“衰年变法”前学八大山人时的画风。大村西崖介绍云:“画无所师承,得青藤雪个遗意。偶画草虫极工致,栩栩如生。”可以说大村西崖对于齐白石艺术的评价很具有代表性,日本学者后藤亮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大村西崖“忽视金石绘画”的结果。早期传统的日本学者一般认为中国古代艺术是高妙的,特别是唐宋时代的艺术。虽然大村西崖的学术视野已经非常宽阔,他也认识到了中国明清时代的艺术成就,但是齐白石的作品对于他来说显得过于革新了。日本学界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接受齐白石的艺术风格的,这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一时期,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写道:“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我那时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齐白石当时的作品不仅少有人问津,而且画价很低,陈师曾却在夜晚将齐白石的作品推荐给大村西崖,可见其对于齐白石的看重。《禹域今画录》出版于1922年3月,是目前知道的齐白石艺术在日本最早的传播。

2.齐白石与“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一共举办了五次,第一次于1921年在北京举办,第二次于1922年在东京举办,第三次于1924年在北京举办,第四次于1926年在东京、大阪举办,第五次于1929年在上海、大连、沈阳举办。齐白石参加了前四次展览[5],这其中陈师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图2 《东京朝日新闻》报道的“日华联合绘画展览会”消息

图3 《日华联合绘画展览会图录》

图4 《日华联合绘画展览会图录》中齐白石的作品《横江扬䑤》

从目前的材料看来,在前四次的联合展览会中,中国参展画家的花鸟作品有工笔风格也有海派风格,但山水几乎都是以传统的面目出现。在山水作品中,齐白石洗练的笔触、富有形式感的构图对于日本观众来说既新鲜又充满了活力,相比花鸟,日本观众对齐白石的山水更为赞赏。例如在1922年5月6日《东京朝日新闻》对于第一回“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的报道中评价齐白石的《桃花坞》:“富于气韵,墨色变化妙不可言……相信可以说乃本次展览的杰作之一”(图2)。这种对于齐白石山水的鉴赏眼光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非常超前的。在《白石老人自述》中齐白石回忆:“(1922年)春,陈师曾来谈,日本有两位着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来信邀他带着作品,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日中联合绘画展览会……我在北京,卖画生涯,本不甚好,有此机会,当然乐于遵从,就画了几幅山水,交他带去。”“陈师曾从日本回来,带去的画统都卖了出去,而且卖价特别丰厚。我的画,每幅就卖了一百元银币,山水画更贵,二尺长的纸,卖到二百五十元银币。这样的善价,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在日本的成功,让齐白石对自己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山水画更有自信了。(图3、图4)

3.湖社对于中日美术交流所做的贡献

在“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以后,日本私人收藏齐白石作品渐成风气,限于篇幅,关于齐白石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流通,本文不做详细探讨。

图5 1927年刊登于《湖社月刊》中的齐白石作品《齐白石先生花卉》

图6 1927年刊登于《湖社月刊》中的齐白石作品《松山陋室》

图7 1927年刊登于《湖社月刊》中的齐白石作品《齐白石先生松鹰图》

在“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以后,中日美术交流活动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继续展开。这一时期的交流主要是以金开藩为主的湖社为基础展开的。由于陈师曾英年早逝,所以齐白石与湖社的交往并不多,胡佩衡逐渐成为齐白石与湖社之间的主要媒介人。在这一时期,湖社以其杂志《湖社月刊》为主要渠道,积极介绍日本画家的作品,而且以日本南画派为主,其中有渡边晨亩、横山大观、小室翠云等。在《湖社月刊》中偶尔可以看见齐白石的作品。如在1927年,齐白石的作品就曾数次被刊登,如《齐白石先生花卉》(图5)《松山陋室》(图6)《齐白石先生松鹰图》(图7)等。

另外,湖社陆续组织了一些中日绘画展览,先后赴日的展览有四次,展览多以中国古代作品为主,现代画家处于附属的地位,像齐白石这样不入画会的画家作品自然很难入选。这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社会主要认可的还是中国古代绘画。

抗战开始以后,中日艺术的交流之路更加曲折了。齐白石在这一时期甚至闭门居家。虽然后来迫于生计,再次卖画,一家人只能抵御秀扰、勉强维持。即使是抗战胜利以后,内战带给老画家的依然是艰难的卖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