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如果母鸡们会思考,

它们会不会讨厌我们这些人类,毕竟——

作为一个地球人,特别是减肥健身党,

几乎每天最离不开的食物就是鸡蛋了!

特别是一些打比赛或者有特定目标的人,

一年吃的蛋,估计可以围绕地球好多圈。

白煮蛋、煎鸡蛋、炒鸡蛋、番茄炒蛋、水波蛋……

怎么煮都好吃,而且营养吸收率贼高,

简直就是人类性价比最高营养食物!

但是!吃了鸡蛋那么多年,

你真的理解过这颗蛋吗?

市面上有初生蛋、土鸡蛋等,它们有差吗?

不同的烹饪方式竟然对鸡蛋营养有影响?

不理解这些,有可能你就白吃鸡蛋好多年!

理解你的蛋

先来复习一下鸡蛋的营养价值。

一颗鸡蛋大概是50-60克之间,

热量大概为76-90大卡之间,

碳水就是极低,

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是6克和5克。

顺带提一下胆固醇,

一个鸡蛋大概就有230毫克胆固醇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说要控制胆固醇,

每天的量要在300毫克以下,

但现在的膳食指南已经不再控制,

其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联系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关于胆固醇的知识可以戳,

被健身党误解最深的食物,没有之一!

鸡蛋之所以是人类最好的食物,

就在于它的蛋白质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人体组成的蛋白成分极为相似

所以它的蛋白质吸收率可达到99%。

关于鸡蛋的N个问题

为什么蛋壳会有不同颜色?

经常逛市场的人就知道了,

同样是卖鸡蛋,细看鸡蛋蛋壳颜色是不一样,

大概就有红棕色、白色、偏绿色、蓝色等。

那么多颜色,难道是鸡有问题吗?

蛋壳的颜色是由母鸡生蛋的最后一个步骤决定

蛋壳主要是碳酸钙,一般就是白色

但在母鸡即将产蛋前,它们会经过子宫内上皮,

这会分泌一定的色素来给蛋壳上色,

而这色素呢是由母鸡基因决定。

如果是含有的原卟啉色素,那鸡蛋就是褐色

如果是胆绿素,那就是偏蓝色

不过总的来说,

这些都不影响鸡蛋的品质,

只是看着会不一样而已。

颜色不影响鸡蛋啦,好好吃就是。

有的蛋黄颜色深?加了色素吗?

咳咳,如果是加了色素,

也就是要多花成本更不划算呢!

其实蛋黄颜色深,和它一种“叶黄素”有关。

叶黄素是一种抗氧化剂,也是类胡萝卜素

我们的视网膜上有个叫视网膜黄斑

它是负责视力的区域,里面富有大量叶黄素,

它可以保护我们的黄斑区,减少病变几率。

但想要通过鸡蛋补充叶黄素,你得要吃很多才行,

最好方法还是吃这些蔬菜。

回到鸡身上,鸡自己是不能产生叶黄素的,

都是通过食物外界所得,

也就是说,

如果这个蛋黄比较深,有可能它的妈妈,

之前就吃了很多富含叶黄素的蔬菜

反之就是吃少了。

总体来说,鸡蛋的营养价值,

不会因为这个多或少,产生巨大差异,

所以不影响我们安心吃蛋~

鸡蛋竟然会呼吸?

没错!

我们发现一般鸡蛋有一头大一头小,

大头那边就是鸡蛋呼吸的主要地方,名为气室

直观感受就是我们在嗑水煮蛋时,

就发现大头那里总是有个凹的地方,就是它。

它是专门给未孵化的小鸡来呼吸。

新鲜的鸡蛋,气室不超过 3 毫米,

所以气室越大,鸡蛋就越不新鲜不好吃。

另外,因为气室的存在,

我们放鸡蛋时都应该是头大的是上面

这样可以让蛋黄贴在气室下,

防止细菌等通过气孔渗入污染我们的蛋。

鸡蛋怎么存放好?

首先最好是不洗。

鸡蛋它有一层“表层膜”,

可以阻止蛋壳上细菌进入里面

水洗有可能会破坏这层天然保护膜,

而且细菌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水渗入

水里面的微生物也可能在蛋壳驻扎生长,

所以相对来说,不水洗是更好。

但是如果蛋壳上有毛,有鸡屎

你又有洁癖,洗洗也是可以滴,

不过建议是洗了就尽快烹饪吃掉~

另外最好放冰箱

台湾一个实验小组做过实验,

用鸡蛋品质最高的等级AA为标准,

合格分是72分,

将鸡蛋常温保存14天,分数下降到75分,

放21天后,等级掉到AA级以下。

但如果是放冰箱,即使也是放21天,

品质可以很可以,分数在90分以上。

土鸡蛋、初生蛋,又是什么鬼?

土鸡蛋和初生蛋目前都是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

土鸡蛋是自然环境中的散养鸡生的蛋,

因为散养,它们主要吃虫子、野草等。

所以我们吃土鸡蛋有时会觉得口感特别好,有鸡蛋味,

它和普通鸡蛋可能在胆固醇、碳水等类别上有差,

但总体并没有太大差距。

初生蛋,指母鸡在开产前30-60天内生的第一窝蛋,

一般都是50克以下一个,非常小。

这种蛋在国内就像挺受欢迎,

但在国外,因为它分量不够是禁止出售的。

有人宣初生蛋是母鸡的精华,甚至有人比喻为聪明蛋,

但其实经过很多实验检测,

它的营养价值与普通鸡蛋没有太大的差别。

鸡蛋过敏?

鸡蛋过敏这个事,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鸡蛋过敏是小孩子过敏的第二黑星

(第一是牛奶过敏)。

据有关资料统计,平均全世界每20个小孩里,

就有一个是鸡蛋过敏。

但大部分还是会痊愈,

大约70%的人到了16岁之后,就不再对鸡蛋过敏。

我们对鸡蛋过敏,常见的症状就是,

皮疹、湿疹、有时会呕吐、水肿等。

不过还有的朋友是过敏了是毫无症状的,

身边就有朋友是做了食物过敏检测才知道。

如果你平时觉得自己吃了鸡蛋多少有点不舒服,

例如拉肚子、反胃,但又不是很严重,

可以做个食物过敏检测确认。

来源:www.flavorsafe.co

煎煮炒炸,哪种好吃又不胖?

关于鸡蛋的做法,真是数都数不清,

随手搜索一下食谱,哇!

番茄炒蛋、煮鸡蛋、做鸡蛋饼、鸡蛋汤等等等,

简直可以1个月不重样!

但是!鸡蛋虽然很好吃,

但知道你们是个有追求的食谱,

好吃而且又要保留最大营养价值,

那么不同的吃法究竟会有多大影响呢?

round1:生吃 vs 熟吃

在日剧里经常看到有人用生鸡蛋拌饭,

或者用蛋液包着刚烫熟的寿喜烧牛肉吃,

那滋味啧啧啧!

加上超市越来越多标明可生吃鸡蛋,

于是很多人也会想跃跃欲试。

老实说,生鸡蛋当然能吃,

但是生吃鸡蛋,未必就和煮熟一样可以发挥价值~

消化蛋白质角度看。

在比利时里有一个小型试验,

给5个人同时吃生鸡蛋和煮熟的鸡蛋,

发现熟鸡蛋90%的蛋白质都被吸收,

但是生鸡蛋的吸收率只有50%。

另外吃生鸡蛋可能会阻碍我们对生物素吸收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7。

这种物质对我们们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产生都有关系。

我们生吃鸡蛋,蛋白里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avidin

它会和小肠中的的生物素结合,

让我们人体难以吸收。

但是煮熟的鸡蛋就没这事,

因为加热会破坏这种康生物素蛋白。

来源:slideplayer.com,Domina Petric, MD

虽然想要造成生物素缺乏,

可能你得要吃好多生鸡蛋才可以,

但是为了健康,还是少生吃为妙。

而且生鸡蛋还有一些沙门氏菌的问题啊,

这个就不一一赘述了。

结果:熟吃完胜

ps:其实你们吃的蛋黄酱、提拉米苏、冰淇淋,

都是用生鸡蛋做的哦!

round2:怎么做营养价值最大化?

关于做法实在有太多太多,

所以在这里用常见的集中做比较:

水煮、蒸、煎、炒

不同加热方式可能会减少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加热时间越长,损失得越多

有实验显示,当烘焙时间超过40min,

鸡蛋的维生素D会流失61%。

而水煮、炒鸡蛋、微波加热只流失16%左右。

所以,加热时间不要过长。

其次,不同方式添加的料有点不一样。

比如水煮蛋,就是啥都没有,营养保存好还贼饱腹,

但是炒鸡蛋,有可能就要添加,

一些油啊调料啊让它更好吃,

比如外面的番茄炒鸡蛋,就是一道硬生生的增肥菜。

综上所述,如果是从营养上来看,

最好的烹饪方式是:

水煮 > 蒸> 煎 > 炒 !

而且水煮蛋+盐+黑胡椒好好吃啊!

来源:healthykitchen101.com

今天和大家说了好多蛋的事,

现在看到蛋字都有点不认识了

决定要去吃个蛋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