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展览座谈会

2019年5月16日上午10点,“不畏浮云遮望眼—丰子恺的浙大缘与温州情书画展”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开幕。

开幕现场

这次展览共有展品59件,其中丰子恺原作14件,复制品12件,出版物9件,丰子恺师友书画作品等24件。其中,温籍着名书画家马公愚24首梅花诗散佚60多年后在展览上首度公开亮相,马公愚诗稿和丰子恺“和作”也首次合璧展示。另外,一幅丰子恺的漫画《不畏浮云遮望眼》特别引人瞩目,画中人单枪匹马,高立山巅,无惧横亘在眼前的困难艰险,充分抒发着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气概。

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马景娣致辞

衍园美术馆馆长沈国林先生致辞

衍园美术馆副馆长沈杨先生 捐赠现场

陈胜武先生吟诵《梅花诗》

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吴晨主持开幕

展品围绕着浙大西迁及民族抗战,结合丰子恺与温州诸贤的来往。希望弘扬以丰子恺先生为代表的浙大先贤身上的这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求是精神”和“西迁精神”。

嘉宾签名簿

丰子恺先生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翻译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丰子恺先生是浙大西迁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的课堂时常人满为患,给西迁办学时期的浙大师生们带来奇妙的艺术享受。他更是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博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贤的敬意,以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作品及其师友书画为载体,几家单位联合主办“丰子恺的浙大缘与温州情”书画展,目的就是为了铭记多难兴邦的历史、汲取求是精神的力量。

丰子恺 插画及装帧设计

文献墙

文献展柜

现场展品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领导、温州衍园美术馆馆长沈国林、丰子恺后人、浙大西迁二代代表等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吴晨主持。仪式上,浙大计算机学院2002级校友、温州衍园美术馆副馆长沈杨向浙江大学捐赠浙大老校长邵裴子扇画一幅。西迁时期浙大资深会计陆缵何之孙陆建德捐赠陆缵何先生服务浙大三十年“勤劳坚忍”纪念牌1块。之后浙大档案馆馆长马景娣为捐赠者颁发证书。接着,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胜武先生用温州方言诗吟诵《马公愚梅花诗》两首及《丰子恺和马公愚梅花诗》两首。开幕式结束后,当天下午还举行了“丰子恺与浙大”交流座谈会。

丰子恺后人,浙大西迁二代代表,文艺界嘉宾,衍园美术馆、桐乡丰子恺纪念馆、上海丰子恺研究会、温州浙江大学校友会负责人,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地方合作处、发展联络办公室、档案馆、图书馆、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艺术系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校史爱好者,图书馆员、档案馆员,浙江大学广大师生校友等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展厅现场

吴晨书记说:“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恰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大建校122周年和浙江大学与温州市全面实施战略合作的开局之年,又值浙大西迁办学史上着名教授丰子恺先生执教浙大80周年。

80年前的浙江大学,在抗日战争的洗礼中日渐壮大。当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之时,浙江大学已经凤凰涅磐,发展成为一所享誉国际的着名高等学府。之所以会有这样杰出的办学成就,与着名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校长的卓越领导有着密切关联,但是没有像苏步青、贝时璋、谈家桢、王淦昌、马一浮、丰子恺等这样科学与人文的大师云集浙大,也是不可想象。他们在浙大期间的教学科研活动,共同建筑了‘东方剑桥’这幢高楼大厦。

8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燃烧岁月和隐藏其中的那种精神力量。”

浙大西迁后人合影

“孤山香雪隔天涯,梦里清姿到我家。”这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句诗词。如果说浙大西迁办学是远去的“孤山香雪”,今天“丰子恺的浙大缘与温州情”展览就不仅是“梦里清姿”,而是一次活色生香的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由浙江大学档案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温州博物馆和温州衍园美术馆主办,上海丰子恺研究会、桐乡丰子恺纪念馆、温州浙江大学校友会协办。展览将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一楼持续展出到6月15日。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档案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温州博物馆 温州衍园美术馆协办单位:上海丰子恺研究会 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 温州浙江大学校友会展览时间:2019年5月16日至2019年6月15日展览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

部分展品

弘一行书“清凉”、丰子恺绘弘一遗像图轴 温州博物馆藏

弘一法师 书《华严经》偈 温州博物馆藏

姜琦 致何炳松信

夏承焘 自书《鹧鸪天》

沙孟海 书《灵光殿赋》句

苏步青 楷书词稿

丰子恺 墙荫种瓜图扇(正)

丰子恺 墙荫种瓜图扇(反)

宋慕法、丰林先结婚证

马公愚 马孟容 书《士父钟》铭文、花卉(正)

马公愚 马孟容 书《士父钟》铭文、花卉(反)

丰子恺绘 《子午山纪游册》

胡士莹 自书诗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