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极具特色版块,既能迅速打开城市影响力,又能辅助提升政府政绩,而时装周作为载体,越发成为各地发力点,全国出现了时装周热潮。然而,我们究竟需要多少个时装周?

作者/叶琪峥 编辑/KAREN

继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刚刚落幕不久,西安时装周将在4月18日至4月23日期间举行,为期六天。

本次西安时装周以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为主会场,包括Prada(普拉达)、MaxMara在内的奢侈品牌均在参加列表。而此次,三位备受行业瞩目的设计师也将登陆西安时装周,包括JIMMY CHOO,ANNA SUI、张卉山。据悉,此次组局西安时装周幕后推手之一是SKP,这也恰恰是继SKP西安开店,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再次将目光聚焦西安。

先来看看这次西安办时装周的大环境背景。从消费大环境来看,近两年西安结构侧消费发生了新变化。根据西安统计局数据表明,2018年上半年西安实现生产总值(GDP)3832.49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467.07亿元,增长8.3%。文化产业投资增长84.2%,同比提高75.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成西安市投资增长新引擎。

西安SKP

据知情人士爆料,SKP此前选在西安开旗舰店,原因在于SKP通过分析国内购买客源 大数据发现,来自西安的 消费者在SKP客源占比较高。而有意思的是,西安SKP开业仅半年,营业额已突破20亿元。 西安SKP一次次刷新时尚零售记录,也一步步见证着西安城市与时尚标签的强绑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践行“一带一路”战略之下,古都西安也不断加大文化产业的输出与落地。而时尚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极具特色版块,既能迅速打开城市影响力,又能辅助提升政府政绩,越发成为各地发力点。

以近几年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时装周为例,由上海时装周组委会主办、静安区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目前已成为亚洲影响力第大的时装周之一,并日渐有跻身世界五大时装周行列的趋势。通过借力上海本土的全球化优势与时尚资源,上海时装周也成了城市文化新名片。根据中国银联旗下大数据公司“银联智策”的数据显示,上海新天地、上海展览中心等商圈附近,在上海时装周期间自主消费人群占比超过40%,为计划性消费人群的1.6倍。

2019春夏上海时装周海报

在时尚产业中,时装周是重要载体,既推动本土时尚发展,又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在上海时装周成功的先例之下,站在时尚消费升级的大风口,全国各地热闹地办起了时装周,开启了时装周热潮。

在北方有2019大连春季时装周,大连办服装节的年头应该超过上海。在西部,13朝古都西安今年也要举办中国西安国际时尚周,大雁塔作为主会场,不禁让人想起2018年罗马Altaroma的宏伟秀场气势。

2019西安国际时装周海报

据不完全统计,眼下我们中国各地时装周大概有几十个。

按南北来看,中国最北方的城市哈尔滨有哈尔滨时装周,每年年底举办,据说秀场场外天寒地冻,但秀场内却热火朝天;江南地带也有时装周,取的名字很好听,叫江南时装周,江苏常熟市举办;再往南看,有广州时装周、深圳时装周。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业内人士知道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举办,却不太知道独立于中国国际时装周之外,还有个北京时装周,北京时装周由北京时装纺织行业协会主办,已经举办多年。

毕竟中国市场这么大,时尚产业是一个有想象空间的大产业,加上近几年消费升级,与政府推动文化产业落地,全国各地争相举办时装周也在情理之中。

记得早在2010秋冬上海时装周上,瑞典设计师品牌Ann Sofie Back的秀让静安八佰秀的现场秀场热闹纷呈,没有座位的观众干脆盘坐第一排前面的地上。

而这在上海时装周的历史上,也算作一个关键里程碑,因为此前的秀是很难出现此种状况的。但是就算这样,对于外媒来说,这依然只能算一个中国时尚产业的local event,当时大家来看秀就是凑个新鲜与热闹。这也是目前全国各地时装周的真实状况。

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

除了中国外,我们看看邻国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其实国外大多数的时装周也何尝不是如此,首尔时装周入场排两条队,一条队伍自然是有票的观众,另一条则是各种少男少女,等有票的纷纷落座,如果前排还有空位,工作人员就请大家尽量往前坐,然后再放大量无票的时髦青年入场,一会会两千人的秀场就坐的满满堂堂。

说到首尔时装周,那才是真正的show business。为什么这么多韩国设计师品牌到中国来,因为这里有真正的business。DFO Showroom合作的KYE连续第二季来上海时装周走秀,这一季更带来了副牌EYEYE,受到买手的热捧。

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 DFO showroom

瑞典领馆从2010年至2013年连续七季参与上海时装周,为上海时装周的国际化起到助推作用。然而真正让上海时装周国际化,并成为亚洲最大订货季的是自2014年开始萌芽的Showroom环节,到这一季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参与的品牌超过1100个。展会和Showroom里的成交金额没这么快确定,来上海的买手和品牌的消费是实打实可以统计的。

据统计本季上海时装周期间对相关活动举办区域的消费总金额监测达到了1.4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8%。上海时装周期间叫车是极其困难,等上二三十分钟是常有的事,而新天地周边的酒店,无论是五星级的还是快捷酒店,基本都处于满房状态,买手们住的好一点,而家住比较远的我们showroom工作人员就常在附近的快捷酒店暂住。

记得Mode启动前的一次内部研讨会,我曾预测上海时装周应该对标巴黎时装周,因为无论买手下单最终是到纽约、伦敦、米兰和巴黎四大时装周走到最后一站决定的。上海本来就被称为东方巴黎,上海在中国、亚洲和世界的地位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当时领导们听了吓一跳,不过回首一看,当时谁能想到上海时装周现在的巨大规模?

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Ontime Tradeshow

如果说上海对标巴黎,那么深圳时装周基本明确对标纽约了,这是深圳时装周主办方深圳服装行业协会提出的。

深圳时装周2015年启动,至今也走过了五个年头。今年深圳时装周请我去做评委,在那一周时间我看了近50场秀,其中有一天看了11场,去米兰巴黎赶秀也没这么累过。很多人看不懂深圳时装周,一方面开头两年深圳时装周的街拍让众多时尚写手大喷特喷,另一方面,参与的品牌大多是深圳当地品牌,让人比较陌生。

在四大时装周中,纽约是发布品牌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纽约服装区有超过5000个showroom,此外还有6600个批发与设计公司,年销售额387亿美元。深圳在中国中高端女装领域也是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去到国内任何一家中高端商场,都能看到深圳女装的身影。在本季深圳时装周上,过10亿销售额的品牌有5个,过亿销售额的品牌超过10个,大多数办秀品牌都是几千万的销售额。

如果说上海时装周引领时尚潮流,那么深圳时装周的目标是让时尚与商业强绑定。如果你现在去南油走走,那里的批发市场早已完成了结构侧升级改革,其实和纽约服装区已经非常类似,只是纽约的服装生产环节在亚洲完成而已。

2019春夏深圳时装周

很显然,批发业务让品牌快速成长,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也将是品牌的重要收入来源。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四十年前来深圳打拼的开拓者们有的已经退休,不少人也不再年轻,她们希望找回她们年轻时失去的东西,因此在穿穿上有些夸张也是可以理解。在伦敦在巴黎,时装周上奇装异服的人士也不在少数,品味层次不齐也很正常。

上海时装周、深圳时装周、加上启动最早的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三个大型时装周三足鼎立承载了中国本土时尚产业的半壁江山,三地各有侧重,产业链上的品牌、企业、设计师、买家等可以选取自己需要的参与,并获得相应的效果和回报。

然而,眼下即将开幕的西安时装周将扮演什么样的新角色,又有哪些新玩法?我们也拭目以待。至于全国各城市举办热闹的时装周,未来只有两个结果导向,要么走产业导向,要么走消费导向。

对于中国时尚产业从萌芽走向产业化蓬勃发展阶段,能服务好自己背靠的时装产业或拉动当地消费,全国各地多一些有亮点时装周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