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伦敦奥运会的乒乓球男单赛场上诞生了历史上第七个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第四个男子大满贯得主,同时也让全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张继科。而在今天,他重返赛场,携手队友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一银!虽然憾败老对手马龙,但这位1988年出生的老将用他的沉稳和霸气向我们展示了何谓虽败犹荣!

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

1988年张继科出生在中国的体育大省山东,父亲是当时济南军区乒乓球队的主力,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张继科从小训练就比其他孩子刻苦很。除了大年初一,他每天都至少要打两个小时的球。假如一个动作没完成好,父亲只有两次“口头警告”,第三遍就要被体罚,因此天赋过人的张继科进步很快,9年之后,刚满14岁的张继科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付出和父亲的严格要求没有白费,靠着自己在省队的出色表现被国家队教练相中,进入国家二队。

2004年,年仅16岁的张继科由于违反了国家队规被调回山东队。回忆那段灰色的岁月,张继科坦承自己有过放弃的念头:“那段时间很低迷,之前一直走得很顺利,自我感觉也很好,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甚至都不想打乒乓球了,人处于崩溃状态,很多天我都只在家里发呆,一句话也不说。父亲跟我商量,让我不要放弃,继续努力打回国家队去,但我当时脑子已经不受自己控制,整个人感觉前途一片渺茫。”

在所有人都无计可施时,恩师尹霄的一席话给了张继科一记当头棒喝:“你还是不是男人,整天这副样子算怎么回事?有本事你自己打回去啊!”这下子算是把张继科骂醒了:“我的球又不比他们差,我就不信我打不回来!”

从那一刻开始,张继科便闷头玩命练球。两年之后的2006年全国锦标赛,张继科以男单第五的成绩打回国家队——“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张继科认这个理儿。

离梦想更近一步

2006年,对于中国的体育人来说,没有谁不做着2008年的奥运梦。但对于重新杀回国家队的张继科来说,奥运会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他坦言自己当年“想都不敢想”。

在伦敦奥运会准备期之初,张继科并非参加奥运会的热门人选。北京奥运会夺冠的马琳曾在一次采访时说要“坚持两届奥运会”,而离冠军总是只差一步的王皓更是发誓要在伦敦摘金,之前就开始重点培养的马龙也已经霸气初现,而像是许昕这样的后起之秀更是步步紧逼……当时的张继科,在高手林立的国家队并没有什么胜出的优势。

2010年莫斯科世锦赛上,张继科终于迈出了冲向伦敦的第一步。本以为没有机会上场的张继科在男团决赛前5分钟被临时通知上场,这突如其来的机会,让张继科既兴奋紧张,又有点发懵。

“我一直觉得决赛不可能让我打,赛前我还和许昕开玩笑说,轮不到我们上场。那次可比现在紧张多了,因为我从来没经历过世界大赛的决赛,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节奏去打。”

“持之以恒”成就崛起之路

有人说张继科是乒坛林丹。

“我挺欣赏他的,但绝对不是崇拜,我只能是乒坛张继科。”

2011年,张继科迎来了属于他的一年。5月15日那一天,发生在鹿特丹Ahoy体育馆的那一幕犹如梦幻:张继科伸出双手食指向天,突然撕掉上衣,仰天怒吼,背后露出两只飞翔的翅膀与英文“persistence”的纹身,其意思为“持之以恒”,虽然有人说他“有点儿得瑟”,但没人能够否认,“持之以恒”是一个运动员成就伟大的唯一密码。

那次夺冠,打破了中国队的一个记录:他是16年来,首次参加世乒赛单打便夺冠的运动员。

在伦敦奥运开始之前,已是世锦赛男单冠军的张继科离乒坛最高峰的大满贯只有一步之遥。而在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之前,中国女单的夺冠热门丁宁却遭遇了意外的失利。所以直到现在,张继科谈起自己的大满贯时,语气中依然有点儿凝重的意味。

7月31日,张继科带着伤痛打赢了萨姆索诺夫之后,又迎来了中国队的头号“敌人”——奥恰洛夫。“之前打萨姆索诺夫的那一场确实困难,我挺过来了。其实每场比赛都不好打,都难,但这一场不知道为什么印象特别深刻。” 张继科说。其实对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之前有思想包袱是很正常的,自己也不例外。

“我觉得这场球会非常难打,甚至想过会输。比赛前一天恰逢男队休息,为了缓解情绪,我找来了奥恰洛夫的技术录像细细研究,结果晚上睡得特别不踏实。但第二天早上,一觉醒了之后我却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我觉得自己今天一定会赢!我带着这种赢的预感去训练时,跟马龙打了几局比赛,都赢了。我想世界上自己最难对付的人就是马龙了,我今天连他都战胜了,没有理由打不过奥恰洛夫。就这样,心态突然就放松了,一旦我自然地投入到比赛里,我想世界上就没有人能战胜我。”

带着2014年的荣耀,张继科回来了,他用汗水和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再一次登上代表运动员最高水平的奥运会领奖台;他无所畏惧、张扬霸气的个性更是让他成为这个时代绝对耀眼的传奇。8岁时的张继科曾嚣张地说“我没有偶像,我的偶像就是我自己”,而如今,他不仅是他自己的偶像,更是千万人的偶像。